最新动态
当前的位置:首页  最新动态  新闻动态
汪品先院士在上海图书馆做“人类与海洋”的演讲
发布时间:2013-03-25        浏览次数:1075

(演讲稿)

2013年3月16日    稿件来源:解放日报    作者:汪品先

        最近,我们对海洋特别关心,一方面是因为来自海上,特别是南海和东海的压力增大;另一方面,有很多与海洋相关的事情都令我们扬眉吐气:我们的巡逻艇到了亚丁湾,我们的航空母舰在试航,我们的深潜器最近完成了7062米的深潜。所以,我想今天和大家一起来聊聊人类与海洋。

发现和利用海洋

        原来想,海底有什么意思?现在才知道,海底有许多等待开发的宝藏,比如石油、可燃冰等等。今天世界上海洋经济的重心,已经从海面拓展到海底。

        人类是一种陆生动物,一直是在海洋外面看海洋。20世纪后半期,随着科技水平的日新月异,人类有本事进入到深海海底去了,这一来发现了很多新的东西。比如1977年,美国的阿尔文号深潜器下到了东太平洋的海沟2000多米水深的地方时,发生了一件怪事。大家知道,海水是冷的,越往下越冷,结果那天不对,越往下走越热了。这不是闹着玩的,后来才知道,那次是一个重大的发现,应该说是20世纪最大的发现之一,发现了深海热液、海底“热液生物群”,发现了硫化物的“黑烟囱”。我们以前都以为什么东西到了海底就等于消失了,现在知道,根本不对。地球内部有非常大的能量,这个能量跑出来要吓你一跳。

        1977年的发现是惊人的,但惊人的事情还不止这些。在“黑烟囱”旁边温度就冷下来了,旁边有很多生物,最奇怪的一种叫“管状蠕虫”,像一根根管子,头上是红的,是它的呼吸器官,像鱼的鳃一样。这种蠕虫特别大,旁边还有一些贝壳,也很大,有一尺来长。据德国人的报道,说曾经见过有三米长的蠕虫。更怪的还不止这些。这种蠕虫没有嘴巴、没有肛门,没有肠胃,它肚子里装的都是硫细菌,这点可能大家想象不到。陆地上的生物,像植物是靠叶绿素,但深海海底哪有什么叶绿素,没有阳光,都是漆黑的,所以都靠硫细菌,硫细菌把地球内部能量吸出来制造有机物,再养别的生物。所以,它是与硫细菌共生的一种生物。这么一来,就打开了我们的眼界,改变了人类对海洋的认识。

        原来想,海底有什么意思?谁要去啊?现在才知道,海底有许多等待开发的宝藏,比如石油、天然气水合物(可燃冰)等等。有人估计,世界上海底可燃冰的储量,比我们地球上全部的煤、石油、各种有机无机燃料的总和还多。如果真的是这样,那不得了,21世纪大家不用愁了,有了新能源,而且相对比较干净。但你不要高兴得太早,这种天然气从海底上来并不都是好事。

        大家都知道墨西哥湾的漏油事件,说到底就是天然气跑上来没关住,闯出大祸,不仅平台垮掉,人被烧死,而且墨西哥湾遭受严重污染,半年后才控制住,那不是闹着玩的。

        我很高兴告诉大家,2007年5月1日,在香港南边,海南岛东边,南海的这个位置上,中国已经找到了天然气水合物。你看这块黑色的东西是泥巴,泥巴里面的白点子就是天然气水合物。我开始看着有点失望,我想人家都是一块一块的,我们怎么是零零碎碎的?日本人说,你是外行了,越是这样散的才是好的,这种“弥散型”的储量才大。但要真的开采,现在技术上还有困难,但我们这代人应该大力宣传,能不能早点抓住机会来利用这个东西?

        人类利用海洋不是新鲜的事,古时候就有了。昨天的海洋经济是在海面,只在海面,这就是所谓的“渔盐之利,舟楫之便”。打鱼、晒盐,或者航运,这都是古时候就有的。今天不同了,今天世界上海洋经济的重心,已经从海面拓展到海底,这就是海底石油。现在中国的海洋经济中,海洋石油大概只占9%,而世界上海洋石油占海洋经济的50%到70%多,这是需要我们努力的。

        近几十年来技术越来越发展,石油的价格也从7美元一桶,涨到现在差不多100美元一桶,怎么开采都划算。石油越来越变成海洋经济的主体了。2004年我们使用的原油,有1/3是靠海洋,估计到2015年这个数字要达到40%左右了。

        大家都听说过金砖四国,金砖四国第一个是巴西。巴西经济主要就是靠石油,而且是海底石油。巴西现在90%的石油是深海的。再一个是美国的墨西哥湾。美国人的目标是若干年后,实现能源的自给自足,这是了不得的大事,到那时候中东可能就神气不起来了。北欧也有很好的石油,英国和挪威得了利,但不是深海,是浅海。下一个就看中国的南海。南海的石油大家都认为前景非常好。现在中国1/4自产的石油是靠海洋,这也是令人骄傲的。

新世纪的海洋之争

        如果说几百年前靠炮舰可以决定国际格局的话,新世纪的海洋之争就大不相同了,现在很大程度是海底的高科技之争。

        现在海洋经济正在发生变化,这一变化不要紧,容易引起政治上的纠纷。你看现在报上几乎天天都有围绕海洋、海岛争吵的报道,以前没有这个事,因为大家不在乎。海洋问题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引人注目。

        为什么海岛会突然热闹起来?原因在于1994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生效。生效后,每个国家自己海岸线外有200海里专属经济区,如果一个岛屿是你的,这个岛屿周围200海里的海域也是你的专属经济区。了不得,一个岛屿可以换那么大的海底资源,海底有石油和各种资源。在这个局面下,世界上对岛屿和海洋的争夺,就大大加剧了。

        你们别看现在大家都争得这么热闹,150年前可不是这样的,谁也不要这些海岛,不仅海岛不要,海岸也不要。我给大家讲一段历史。1867年,俄国沙皇把阿拉斯加卖给美国,售价720万美元。沙皇高兴得很,他说,你看美国这些傻子,买了那么多冰干什么?现在阿拉斯加陆上的矿产不说,北边是北冰洋,石油很多,南边是太平洋,这个海域都是他们的了。这个代价你怎么说呢?概念变了。

        现在的俄国可能没有那么糊涂了。2007年 8月 2日,俄罗斯两个深潜器——和平1号、和平2号,打开了海冰,下到北冰洋4000米的海底,插上了一面用钛合金做的俄罗斯国旗,宣扬主权,说这个地区是俄罗斯的。北冰洋下面都是石油啊。加拿大的外交部长马上就说,把国旗插到哪里疆域到哪里的时代,500年前就过去了,你现在插没有用。俄罗斯说行啊,你有本事也给我插一个。大家知道,海冰不像雪山,它是移动的。你刚才打的洞下去,回来洞就没有了。如果没有高技术,下去了是回不来的。所以现在海洋上要争就要靠高新技术,没有高新技术光有炮舰也没有用。

        新世纪的海上之争和几百年前大不相同,我们从海面扩展到海底,从近岸扩展到远洋,从军事扩展到了科技。如果说几百年前靠炮舰可以决定国际格局的话,新世纪的海洋之争,很大程度是海底的高科技之争。不然给了你,你也没法用。

        坦率地说,中国在这场新的竞争当中,处的地位是不利的。我们出去到处都有别的国家的专属经济区,我们国家科技起步太晚,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,是关于华夏文明的。我认为华夏文明是伟大的,但不是没有缺点的,因为它是一个典型的大陆文明,缺乏海洋元素。这一点有人不赞成。

500年前的历史转折

        中国的海洋曾经辉煌过,但是我们缺乏海洋意识。长时期的海禁,造成中国海洋实力大幅度后退,一直到19世纪,我们才终于被外国的炮舰打醒了。

        人类总以为陆地才是家。很早的时候,谁都以为自己是在世界的当中,那时候人们以为海洋就是世界的尽头。这种观念一直到15世纪末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才有所改变。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技术的进步,人们才知道世界大洋原来有这么大,海洋有这么深,海洋深部还有这么多的生物存在,而且与人类关系密切。

        当然,人类现在对于海洋的认识还是有限的。我们在陆地上生活,但是陆地面积还占不到地球的三成。地球上60%的面积是2000多米深的深海。如果你把地球上的水画成一个方块,绝大部分的水都在海里。大陆上的水画成一个方块,只有一丁点儿大,只占地球表面水总量的3%。这个方块再放大,陆地里面主要的水是在南极洲的冰盖,占了80%。剩下的20%主要是地下水。地球表面的河流,其实只占全世界水资源的0.0001%。问题在于河水作用大,因为它流动快、周转快。就像钱一样,你有再多的钱,但是全埋在地底下,你和穷人还是没有区别。

        改变是从15世纪末的 “地理大发现”开始的。14世纪到16世纪,是一个历史的分水岭。这个时期的文艺复兴、地理大发现,包括现代科学的产生,直接导致并推动了西欧国家的崛起,使得海洋文明取得了经济、军事、政治、文化上的全面胜利。

        与欧洲全面扩张海洋世界不同,同时期的中国,却走了相反的道路。从明太祖开始海禁,我们连一片木板都不准下海,海岸线边的居民往内陆迁移,中国和海洋隔断了。

        有个法国朋友送了我一本书,《伽利略在中国》。这本书是1626年出版的,封面上是一架望远镜。伽利略没有来过中国,这本书是讲当时的传教士,把伽利略的科学进展和一些天文上的仪器设备运到中国来。中国实际上在17世纪就接受了这些东西。

        徐光启是上海人的光荣。徐光启1607年和利玛窦合译了欧几里得的 《几何原本》,很可惜只译了半本,1857年才出的下本。这本书的翻译要比牛顿发表自然哲学还早80年,如果中国当时能抓住这个时机,中国就不是后来的这个中国了。

        更令人感慨的就是郑和下西洋。1405年郑和下西洋,当时确实是中国古文化的顶峰,也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奇迹。郑和下西洋比哥伦布早了90年,郑和去了7次,哥伦布是4次。郑和的“宝船”1000多吨,哥伦布的船是200吨。郑和是200艘船,哥伦布的是强盗船,多的时候10多条,少的时候3条。我们是2万多人,他是几十个人,多的时候是1000多人。我们的航程是他的3倍。但不得不承认,郑和的航行是以悲剧结束,世界上很少有人知道郑和。

        明朝初年,中国海军是世界第一。英国的生物化学家李约瑟,他曾经写过中国科技史的巨著。他说,1420年的时候,明朝水师在历史上可能比其他任何亚洲国家的任何时代都出色,甚至比同时代的任何欧洲国家,或者你把所有的欧洲国家加起来都不是中国的对手。我们当时的技术水平,你从《天工开物》上就可以看到。如果你到阳江去看宋朝晚年沉掉的“南海一号”,现在捞起来看,都极其辉煌。

        中国的海洋曾经辉煌过,但是我们缺乏海洋意识。明成祖派郑和下西洋究竟是什么目的,现在不好推敲,起码不是为发展经济。他是把财宝送给这些国家,宣扬大明帝国的伟大。然后拿一些稀奇古怪的动物、植物和石头回来。我们的这种航海模式不可能持续。而哥伦布是完全两样。哥伦布走的时候和西班牙的国王讲好:土地归国王,捞到的财产1/10归自己,免税。西方的海盗式航海,有太多的罪恶和残忍;郑和七下西洋,是和平性质的,确实应该颂扬。但是所谓“地理大发现”改变了世界运行轨迹的,是哥伦布而不是郑和,这是历史事实。

        中国在明、清两朝实行海禁,不许人下海。日本的幕府在明治维新前也是这样,因为它的反对派都跑到海里去了。西方不一样,他们鼓励出海。西方的航海家、发现家、海上商人、国王、海盗本来就是一回事。我举两个例子,两个海盗的命运大不相同。一个海盗是英国的德雷克勋爵,他是海盗,但本事很大,他率领英国船队,把西班牙无敌舰队打败了,所以成了民族英雄、英格兰的勋爵,南美洲和南极洲之间的海峡就叫德雷克海峡。差不多同一时期,中国有个叫王直(也叫汪直)的安徽商人,因为明朝皇帝不许做海上生意,他就和日本浪人勾结,在外面做走私贸易,后来他在舟山群岛那里占了一个地方,自称徽王。后来他愿意给皇帝招安,但朝廷不许,将他诱捕杀在杭州。同样是海盗,在欧洲和中国的命运大不相同。

        长时期的海禁,造成中国海洋实力大幅度后退,一直到19世纪,我们才终于被外国的炮舰打醒了。这就是大陆文明和海洋文明的碰撞。我不能说哪种文明好,但我觉得中国在海上吃的亏不应该忘记,我们确实应该醒过来。在很长的时间里,我们自以为是大陆国家,对海洋不重视。这种态度在15世纪前还可以,15世纪以后就开始犯错误。直到今天我们开始重视了,但重视程度还不够。

走向海洋振兴华夏

        与其搬到月球上,不如想办法开发海洋。而这样的开发,会形成一个新的机遇。问题是,我们如何抓住机遇,更往前走一步呢?

        中国忽视海洋,有历史的原因,也有文化的因素。

        前些年我和中国科学院原院长周光召老先生谈过,他感觉中国古文化当中,有一些不利于科学创新的东西。我觉得,我们应该把它点破,这牵涉到海洋文化。大陆型和海洋型的性格有各方面的差别。我赞赏复旦大学历史地理学教授周振鹤先生在很多年前写的文章,他说如果当年六国统一,不是秦始皇打赢,而是齐国打赢,中国可能就要发扬海洋文化了。因为管子的经济观点和齐国的渔盐发达,都会改变中国的历史。但历史没有“如果”。

        东西方文化摆在一起来看,我们国家确实可以从里面学到很多东西。我想说一个观点,人类历史某种意义上可以拿人和海洋关系的角度来定义、来看待。人类和海洋的关系有两次大的变化,第一个变化是说人类从岸边走到大洋里去了。这就发生在地理大发现时期,15世纪、16世纪,推动了一批大国崛起。我预言,人类正在进入另一个跟海洋关系发生变化的时期,这次是从海面走向海底。人类陆地上的资源已经很枯竭了,而海洋正在冒出这么多的前景。与其搬到月球上,不如想办法开发海洋。而这样的开发,会形成一个新的机遇,中国是否可以抓住新的机遇?这是我们应该注意的。

        我国正在开始重视海洋。“十二五”规划第一次有一章讲 “推进海洋经济发展”,这在以前的五年计划里是没有的。我国的海洋事业,正经历着郑和下西洋以来,600年不遇的好时机。大家知道,我国有一个“大洋专项”,有一条“大洋一号”船在世界各地走,前些年拿下了太平洋中部的一块7万多平方公里的锰结核勘探区,去年在印度洋拿下一块1万平方公里的金属硫化物的专属勘探区。我国的海洋981钻井平台已经在南海深水区开钻了,打深水石油,这是世界最先进的钻井平台之一。我们几十个院士曾经给领导建议,应该像搞航天那样搞深海大工程。我们提出来,应该有深潜、深网和深钻三个技术,不但要有深潜设备,还要在海底建造海底观测网,发展深海钻探,能深入到海底去。不仅要有现在的蛟龙号,还要有一系列载人的和不载人的深潜器。我们要搞海底观测网。

        现在美国有这样的口号,说若干年后,你在家里打开电视机,可以看海底火山爆发的现况直播。这就是把传感器放到海底,用光电缆连到陆地上来。我们可以在热液口装各种设备,来观测热液怎么活动。这些事我们上海带头在做,同济大学在长江口外搞了一个小的试验性海底观测站。美国的想法,将来全世界的海底都可以布上网进行监测。我们说,中国应该赶紧动起来。这样人类观察地球,就不仅是从地面、海面,不仅是从天上,还可以从海底往上、往下看,这就是人类的一个新技术。我们也在推动中国争取造一个大的海洋钻探船,能在深海往下钻到很深的地方。

        我们国家发展到现在,科学技术在海洋权益维护当中的作用,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突出。科技界对海洋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重要。如果说19世纪中国遭受列强的侵略是从海上开始,21世纪我们华夏的振兴也必然要从海洋做起。现在沿海各省市都提出了各种口号,要发展海洋。上海已经是我国国际航运中心,一定也会是中国的海洋经济发展的中心。但怎样发挥优势,更往前走一步呢?长三角是中国非常重要的经济地区,但我们的海岸线比较短,上海应该瞄准深海大洋。上海应该有这样的气魄,到外面去闯。上海的市徽,一个是白玉兰,一个是沙船。沙船是元朝时候的船只。上海的“海派”,应该是大陆文化和海洋文化接轨的文明,我们应当发挥这个优势。

        我刚才提到徐光启在400多年前就跟国际接轨了,而且清朝晚期很多西方传来的书,77%是在上海翻译的。我们是否可以发扬这样的传统,把大陆文化和海洋文化结合起来,使上海成为海洋经济、海洋科技、海洋文化几方面的排头兵?我们说上海是长江的龙头,长江真的像一条龙。我们上海作为龙头,因为面对东海,所以应该是长江龙头也是海洋窗口,在西太平洋各个航运中心当中,上海很可能将来是最有前景的。因为如果你把长江比作一支箭,把中国的海岸比成一张弓,那么上海就是射向大洋的箭头。


        汪品先 海洋地质学家。1936年11月生于上海,1960年毕业于莫斯科大学地质系,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(院士),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教授。曾任国际海洋研究科学委员会副主席、中国海洋研究委员会主席。1999年作为首席科学家,主持我国海域的首次国际深海科学钻探,南海的ODP184航次,取得西太平洋区最佳的晚新生代环境演变纪录,随后又担任深海“973”首席科学家。目前正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“南海深海过程演变”大型研究计划。

 

Copyright@ 2012 同济理学部